互联网时代有句被奉为真理的名言:“所有被传统零售验证过的赛道,都值得用互联网的方式重新再做一遍。”到了数字经济时代,这一观点则变为:“几乎所有的商业也都可以在元宇宙中重做一遍。”
从互联网时代到数字经济时代,变化的不仅是商业模式,还有随之而来的赛道重塑,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元宇宙投融资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便是这一现象的集中呈现。
过去十年间,元宇宙产业的发展整体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近两年迎来爆发式增长的融资额度,给予行业无限想象空间,也加速了企业入局的步伐。整体来看,目前企业入局元宇宙的方式,仍以紧抓 AR / VR 等硬件入口为主。在这一趋势下,以硬件起家,日渐形成硬软兼具业务格局的联想集团,优势尽显。
万亿赛道,跑马圈地
《报告》显示,从 2011 年至 2021 年,元宇宙产业的发展在经历萌芽期、加速发展期后,终于迎来了爆发期,这一趋势可从该产业十年间的融资情况得到论证。
过去十年,中国元宇宙年融资额从一千多万增长至四十多亿,融资总额 57.7 亿元,总融资数为 81 起。其中,2014 年、2016 年、2018 年、2021 年的融资增长幅度较大。从融资额来讲,除了 2017 年出现略微下降,总体上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
到了 2022 年,元宇宙融资的步伐越来越快,仅上半年的融资数达 41 起,融资额也创新高达 54.6 亿元,几乎是过去十年融资总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数十轮融资中,有不少企业获得了诸如红杉中国等各路资本的连续多轮追加投资。
另据麦肯锡报告显示,2022 年全球对元宇宙的兴趣激增,截至目前已有超过 1200 亿美元(约 8044.8 亿人民币)投资于元宇宙赛道,是去年 570 亿美元投资额的两倍多。
这一融资热潮的背后,显露的是不少企业试图通过“跑马圈地”抢占元宇宙发展先机的野心。资本的青睐除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吸引外,还与当前的政策大环境密切相关。
7 月初,上海发布《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 年)》,提到力争打造 10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100 家“专精特新”企业,推出 50 + 示范场景、100 + 标杆性产品和服务,并制定了到 2025 年产业规模达到 3500 亿元,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过 15000 亿元,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 5500 亿元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是截至目前由地方政府发布的关于元宇宙产业发展最完整的行动方案。从另一方面来讲,该方案的发布,或将为其他地方制定详尽的元宇宙产业发展规划做出示范,从而在不远的将来引发一波培育元宇宙新赛道发展的热潮。
在资本的热捧及政策的助推下,元宇宙产业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在此期间,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技术成熟度,将为企业逐鹿元宇宙赛道添油助力。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曾表示,“技术局限性是当前我国元宇宙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尤其是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架构性信息技术亟须提升。”
群雄逐鹿,硬件为基
迎来黄金发展期后的另一个现象是,支持沉浸式体验的 AR / VR 等硬件设备,逐渐成为通往元宇宙的关键入口,并被巨头觊觎已久。
2021 年,字节跳动以 90 亿元收购 Pico 入局 VR,次年申请“头戴式设备”外观专利获得授权,并上线首个沉浸式社交 App“派对岛”。紧跟字节跳动步伐,腾讯也开始入局 VR 领域,在收购黑鲨未果后,成立了 XR 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扩展现实业务。
巨头们的“闻风而动”,带动了 AR / VR 头显销量的提升。据 IDC 报告显示,2021 年全球 AR / VR 头显出货量达 1123 万台,同比增长 92.1%,其中 VR 头显出货量 1095 万台,突破年出货量一千万台的行业重要拐点。IDC 还预测,到 2025 年,AR 终端销售量将达到 2100 万台。
另外,对硬件的持续加码,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企业自身的实力积累,一如联想集团从硬件到平台不断升维在元宇宙领域的布局。
早在元宇宙概念兴起之前,联想集团便已围绕其长期以来着力构建的“端-边-云-网-智”全要素智能化转型技术架构,形成了技术、产品、生态兼顾的元宇宙基础支撑体系。尤其是在硬件方面,若以该标准来衡量元宇宙发展水平,联想集团显然要比互联网企业更有话语权。
早在 2015 年,联想上海研究院就开始了 AR 智能眼镜设备的研发,并在 2017 年正式推出晨星 AR。2021 年,凝聚“元宇宙”创新技术的 Think Reality A3 AR 智能眼镜问世,并登上《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21 年的 100 项最佳发明”榜单。今年 4 月份,联想集团公开了“联想元宇宙深瞳数字资产治理平台”,被看作是其在元宇宙领域布局的一次升维。
一直以来,联想集团均致力于通过智能化转型沉淀的技术实力与实践经验,为各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助力。目前,借助在 AR / VR 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联想集团已为多个领域提供赋能与服务。
在教育领域,联想集团 AR 超级教室可实现知识具象化,解决教育资源地区不平衡问题,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在医疗领域,应用联想集团晨星 AR 眼镜后,手术过程实时远程直播、医疗数据可视化得以实现。在航空领域,联想集团为国产大飞机研发的晨星 AR 设备,通过 AR 技术进行物理模拟,使飞机工作人员可以对机舱内部情况进行线上检测,帮助技术和操作人员更安全、高效地完成工作。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AR / VR 等硬件设备,仍然是联想集团布局元宇宙的重要着力点,这一战略考量也与产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更多“联想”,更好未来
资本竞相押注,成为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再加之政策的引导,为元宇宙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将持续吸引联想集团等科技巨头,基于自身优势,积极抢占硬件入口,参与到元宇宙产业发展的赛道中来,并不断创新突破。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曾表示,“基于元宇宙应用的 AR / VR 技术,我们将聚焦于 B2B,逐渐构建起完整的生态。”可见,在 AR / VR 上的布局,只是联想集团发力元宇宙的一个缩影。多维度发力,才能夯实其在元宇宙领域的根基,而最核心的是技术支撑。
2021 年,联想集团就明确了三年内实现研发投入翻番的目标,并于同年宣布,在已拥有超 1 万人规模研发团队的基础上,未来三年面向全球大规模招聘硬核科技人才 12000 人。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的 2021/2022 财年报告显示,联想集团研发投入同比提升 43%,达 130 亿人民币,已吸纳近 5000 名硬核科技人才。
另有报道显示,联想集团的技术研发将围绕“端-边-云-网-智”架构,加强基础性研究及突破性技术攻关,着眼近期、中期、长期,分三个赛道投入资源。其中,未来 2-3 年以技术驱动孵化新的业务。除了数据智能、云网融合业务之外,基于元宇宙应用的 AR / VR 技术、边缘计算、云服务业务三个领域的创新成果进入孵化阶段。
据全球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IPR daily 发布的 2020 年以来 AR / VR 全球发明专利排行榜 TOP 100 显示,联想集团作为高新科技代表入选该榜单,位列第 35 名,AR / VR 相关的发明专利数量多达 697 项。
除了硬件,元宇宙还涉及软件、服务、内容和应用等方面,巨头们对 AR / VR 的抢先布局,旨在抢占更多元宇宙入口机会。当产业发展度过这一“硬件为王”的时期后,软件、服务、内容和应用将成为新的竞争要素。
而当下的联想集团,不仅在硬件方面表现亮眼,其以服务为导向的数字化转型,将使其能在既有的硬件设施基础上提供更多服务。联想集团这一能力的强化,在增强其元宇宙赛道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将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助力。